A股已經不具備繼續大幅下跌的基礎
2022-09-17 23:28:25滨州市邹平县品茶|喝茶|约茶联系群,┿(加q)〖3422-9905〗需.新茶.美女.学生.酒店.宾馆.特殊.服务.请.联.系.cFfi全球貿易在平等的平臺上進行是非常重要的,所有國家都將從中受益。
(兩會速遞)職業教育短板如何補齊?人大代表:多方合力是關鍵
中新網北京3月11日電(趙曄嬌 奚金燕)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而多年來,“低人一等”的偏見、“斷頭路”“天花板”的擔憂,讓職業教育發展任重而道遠。
全國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政府、企業、社會應形成合力,通過擴大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深化產教融合等舉措,進一步補齊職業教育體系短板,打破職業教育上升“天花板”。
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之下,推動產業結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都與職業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自《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落地實施以來,職業教育改革逐項破局。但與此同時,專業設置不合理、學科設置經費不足、學科種類不多、社會重視不夠等問題亟待解決。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委會副主委、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浙江省中華職教社副主任鄭亞莉表示,雖然職業教育在地方實踐中探索了高職院校和本科院!4+0”聯合培養模式,推進了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聯合“3+2”人才培養模式,但是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聯合培養的主導權仍是普通本科院校,高職院校沒有學歷和學位授予權。
對此,鄭亞莉建議,將2019年教育部遴選的56所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升格為職業大學,作為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主渠道,進一步擴大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試點工作。
此外,鄭亞莉還建議,加快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明確高等職業教育包括?、本科等的學歷體系,為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提供法律依據,掃清法律障礙。
如何讓職業教育更好地賦能區域經濟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矽盛電子有限公司設備部主任鄭裕財建議,打通校企合作培養新模式,通過校企合作,讓學校了解企業需求和市場對未來人才需求,提高職業院校課程中專業技術理論課程比例,為后期技術技能雙模式人才培養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
職業教育是培養“大國工匠”的重要途徑,利于提升就業、服務民生。從全面脫貧到鞏固成果,再到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培育人才亦是關鍵。
作為來自中國華東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景寧畬族自治縣的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中共景寧畬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鐘海燕表示,雖然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與支持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但仍然存在中職教育質量不高、辦學體制不靈活、教師專業發展整體水平不高、產教融合基礎薄弱等問題,難以適應于地方經濟發展需要。
鐘海燕表示,希望教育部加大對民族地區中職學校幫扶力度,在教師隊伍建設、學科專業優化、學生發展路徑多元化等方面給予支持,如鼓勵多元化辦學,引導發達地區優質資源進入民族地區;支持景寧設立全國民族地區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打造集技能培訓、技能提升、技能考證為一體的全國民族地區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和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鐘海燕期冀,通過民族地區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更快更好推進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實現民族地區人口不斷聚集,為未來發展儲備技術工人,帶動民族地區產業不斷發展,為全國民族地區加快跨越發展提供有效借鑒。(完)